「人要珍惜親友相聚的時光,若能一起發揮生命的價值,生命更樂活。」退休教師呂志宏8年前有感現代人疏於情感交流,邀13名好友每月固定餐聚,每人每次繳交500元,逗趣自稱「500俱樂部」,不分年紀、職業,只要參與就是朋友,這樣的模式贏得認同,至今不僅有120名會員,甚至同心齊力以公益為目標,每月將多餘餐費用於貧困者急難救助,至今捐款至少150萬元。500俱樂部不登記立案,以免財務糾紛、純男性參與,避免感情問題;呂志宏笑說,因此至今8年聚會成員雖有流動,卻十分單純,「會留下的會員就是互相信任,飯才吃得下去、善事才做得好」。當初13名好友的聚會,發展成自發性的百人公益社團,他與會長黃揚升為讓初衷運作更順暢,設定120人為最上限,要入會者還得「候補」;120人名會員分為12組,每組選出組長,每月一組作東道主,擇定聚會場地,東道主當月每人繳3000元、其他成員繳500元,資金除了餐費,其他就是捐助行善。每月第一個周五聚會,最近一次500會員選定台東市的海產店,這次超過80人參與,場面熱鬧、溫馨,有人說「這次出席率還算少的」。在公家單位服務的小兒麻痺患者陳昭欽乘坐輪椅一來,大夥兄弟圍上,同心協力,「嘿」地一聲抬他上台階,陪他入座用餐。每次聚會必到的陳昭欽說:「就是這種溫暖如親人的感覺令人感動,來這裡不需要刻意做什麼,我只要放鬆和朋友在一起就好。」每次聚會都幫當月壽星慶生,年紀最長的成員70多歲張進義正好9月生日,80多人齊聲高歌「生日快樂」,令他笑開懷。他說,社會上很多公益社團,「這裡不一樣,我們不只講感情,幫助人不馬虎也不拖延,有需要,我們就做!」李仁貴也說:「不管年記、職業,這裡一視同仁,我每次來都很放空,而且大家繳錢不只是吃吃喝喝。」最年輕的24歲成員韓逸凱開心地說,甫初社會遇困擾,每位叔叔、伯伯都能給意見,「我是晚輩,也是朋友」。成員也有父子檔、兄弟檔。黃揚升說,除了交朋友、累積人脈,做公益是500聚樂部成員的最重要的共同目標,並堅持「救急不救窮」;每一次只要接獲里長等人通報有個案需求,成員組長透過數位群組討論,進行實地訪查,就能快速給予救助,許多醫院貧病患者、窮困缺乏喪葬家戶都在獲助之列。500俱樂部的善行漸為人所知,尼伯特風災時,還有善心人士基於信任直接撥款共同救助災民;也有多名地方以「顧問」、「公益會員」身分一起贊助行善。黃揚升說,3年來500俱樂部至少捐助150萬元。500俱樂部每月聚餐幫成員慶生,70多歲最老成員張進義(左二)也是當月壽星,笑得合不攏嘴。記者李蕙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500俱樂部成員每月聚餐,並一起做公益。記者李蕙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500俱樂部由成員每月聚餐,並一起做公益。記者李蕙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500俱樂部成員每月聚餐,開心交流情感。記者李蕙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在公家單位服務的小兒麻痺患者陳昭欽乘坐輪椅一來,大夥兄弟圍上,同心協力,「嘿」地一聲抬他上台階,陪他入座用餐。記者李蕙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除了交朋友、累積人脈,做公益是500聚樂部成員的最重要的共同目標,並堅持「救急不救窮」,許多醫院貧病患者、窮困缺乏喪葬家戶都在獲助之列。圖/黃揚升提供 分享 facebook
750AF2BB4517A00B
arrow
arrow

    brianaih0c70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